調整我們教養青少年孩子的方式
- Joyce Fung
- Jun 8, 2010
- 3 min read
面對青少年孩子日益嚴重的反抗態度和行為,我們為人父母的應該如何調整我們教養的方式,來化解我們與子女之間的衝突,並且能增進我們親子間的親密關系?這方面是很多父母希望能夠做好的。
在上述問題中,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字,即“調整”。因為我們父母和孩子所受的教育背景是不同的,所以父母必須調整我們的觀念,調整我們的做法。不要一直認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種觀念已經落伍了。所以,父母可以試著虛心聽節目,甚至和孩子共同聽,在聽完後和孩子談一談。這無形中就成為了溝通的一種媒介。
很多青少年人也很想和父母建立良好的關系,所以有很多青少年們寫信到電台請求電台做一些關於內容為孝敬父母的節目。這是孩子他們希望更多的了解父母,也希望了解他們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孩子。所以,如果父母們能做到以下幾點,那麼孩子的反抗將會被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導致他們在青少年期必然會有反抗叛逆的表現,這是正常的。這就需要家長能正視它,知道這種現像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的。因為如果孩子一直都依賴父母的話,以後他如何去面對社會呢?因此,青少年期的反抗是成長過程中的痛,家長要正面來看待他,同時要對他有持之以恆的愛。這是很重要的,家長不能因為孩子聽話就喜愛他,孩子不聽話就討厭他。特別對青少年的孩子,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孩子就算不聽話的話,家長也是愛他的,家長愛他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雖然孩子的行為並不討人喜歡。這種感受會讓孩子願意聽家長的話。這就是第一點我們家長需要做到的。
第二,家長管教兒女要有一定的彈性。很多時候家長太死板了。比如說家長規定孩子晚上外出一定要23點前到家,如果沒准時回家的話就有一定的處罰。如果孩子偶爾過晚回家了,家長也不要一直跟孩子過不去甚至動手。在青少年期的孩子總以為自己是大人了,雖然家長不這麼認為,但家長要意識到現階段的孩子是成長中的成年人,他有他的自尊和想法,家長不能隨便的打罵,否則會扭曲孩子的性格,在心理上造成負面的影響。
家長可以考慮找一些適當的活動讓孩子參加,甚至和孩子一起參加,去培養共同的興趣。與其對孩子禁止這禁止那的,不如給孩子安排有意義的活動,取代禁止他們去做的,讓那些有意義的活動在他們的成長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在青少年期的孩子很需要友誼。家長要和孩子們做朋友,傾聽孩子的說話,表示對他的關懷。不管多忙,都不要拒絕孩子的傾訴,也要去觀看孩子在學校參與的活動,這樣會讓孩子很高興。不要一直做缺席的父母。很多父親以為照顧孩子是妻子的責任,自己只需努力賺錢即可。這個觀念也是落伍了的。孩子們特別是男孩子,多是以父親為榜樣的。孩子們若是女孩子,父親則是她們認識的第一個異性,她們對異性的認識以及日後交男友都受現在父親的行為表現有很大影響。
Recent Posts
See All您與青少年溝通的方式以及您的行為在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可以帶來更積極的結果: 承認她的情緒 如果你告訴她她可能不再玩視頻遊戲了,她說,“我無法忍受你”,專注於她的憤怒,並承認,“我可以看到你生氣,你想繼續玩“然後設定限制,”這些話是有害的。生氣是可以的...
因病留院讓我有機會上一些平時不會上的生活課,我的第二課堂。 由於使用標靶藥和化療藥時,身體出現反覆發燒的情況,因此必須留院跟進治療。第一次住院,雖然只有數天時間,但是已經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學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經歷。...
很多時我們都不能阻止逆境臨門,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近日我確診了「慢性淋巴白血病」。如常人一般,我經歷了震驚、惶恐、不安、擔心、拒認等情緒。稍稍冷靜下來,往日教導學生「正面」、「積極」、「樂觀」等態度去面對困難的方法,正是今天我學以致用的時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