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談「自立」

  • 黃景鴻校長
  • Feb 8, 2017
  • 2 min read

作為父母,我們最終希望子女怎樣?贏在起跑線?入到「好」的學校?其實這些都是暫時的,我認為最後都是希望他們能「自立」,能夠安穩地和另一個他/她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據一項調查*發現,六成半受訪父母表示,其正就讀幼稚園至初中的子女在日常生活過分依賴。我們深知道:緊緊牽久的手,終於都要放開,讓他們去追夢,達成理想,並且建立新家庭,每天開心的跟我們細數其兒女的趣事或是訴苦......

問題是如何可以放心放手? 那就是要他們真正的「自立」。

要自立,首先要讓孩子多歷練。所謂「經一事,長一智」。家校同心,我們應不斷提供各種學習經歷予孩子,讓他們成長。在學校,老師在教授「知識」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家長宜鼓勵子女不論在學業、服務、或課外活動上,也當採取主動,多求學多參與,這樣才可以有能力適應將來世界持續的改變。

在家,除了協助家務外,更應該讓子女了解家庭的開支和生活哲學。畢竟,有一天他們亦要建立新家庭。另外要培養子女的生活態度。他們對生活必須抱持積極、樂觀和堅毅的態度。這樣就必須要由「身教」開始。其次是逐步讓子女獨自去完成任務,就正如當天我們不再看著兒女學走路,因為那時他們已學懂,並且我們深信即使跌倒了,他們也懂得如何處理。事實上,我們都是階段性按著不同事情而放手。回想子女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去街買東西等,是很奇妙的事。

香港有不少「直升機家長」會陪著子女做各樣事情,小則陪做功課,大則陪見工。要子女學會「自立」,還是早點「放手」吧!有意識地培養子女的自立能力,才能讓他們變得獨立自強。

*香港家庭學院與香港教育大學

Recent Posts

See All
校長的話 - 自省

每天我們都會照鏡子,為的是檢視自己的容貌和衣履是否端莊整潔。其實,除了外貌外,我們有哪些地方都需要自我檢視的? 古人曾參曾說:「吾日三省吾身」。他每天都多次督促自己反省:替別人做事,必須盡心盡力;對朋友必須忠誠守信;老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檢視是否學得好?...

 
 
 
你的養育方式 (節錄)

我們都希望成為我們孩子最好的父母,但對於如何養育一個自信,善良和成功的孩子,往往存在相互矛盾的建議。 在整個的養育行為中,重點是平衡優先事項,處理責任并快速應對孩子,其他家庭成員和您自己的需求。 好消息:沒有一個純粹單一的正確方法養育孩子。...

 
 
 
5種培養科學愛好者的方法 (節錄)

超越課堂 根據教育周刊發表的一項分析,四分之三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學校環境以外發現了他們的興趣。因此,尋求以課程為重點的科學探索課外活動。許多小學提供課外學習機會,以深入研究機器人和法醫學等科目。查看當地YMCA,4-H組織或娛樂中心的產品。隨著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意識到編...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