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幫助學習遲緩的孩子

  • 馮載欣博士
  • Mar 21, 2017
  • 2 min read

「我的孩子每次測驗和考試都是科科不合格,平時對於很簡單的課題,要解釋多次才明白,對於艱深的課題,便更難會明白了。每天花很長時間做功課,很慢。」家長如遇到此情況,你的孩子可能是屬於「學習遲緩」,這些小朋友的學習能力較同齡的小朋友低,整體的發展比自己的年齡組別稍遲,智能上屬於「有限智能」,有別於擁有正常智能的學障兒童。他們對於多步驟的事情感到困難,不論是牽涉文字性或非文字性的,也要重覆多次才能掌握,對某些技術更是無法理解的,他們工作很慢,一般在學業成績都是扮演著一個失敗者的角色。他們的自我形象偏低,人際關係亦有可能因而較弱。 對於學習遲緩兒童,家長的接納和支持很重要,平時宜多讚賞,多鼓勵。針對學習遲緩,家長給孩子的指令必須簡單,可以把要孩子學習的事情分成步驟,例如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時,應先示範,並每次小步小步的進行,需要有耐性地引導孩子,讓他明白如何做。此外,當孩子在家做功課時,家長可讓孩子把功課分段完成,避免長時間對著,不但容易生厭,又沒有成功感,而且還會浪費了不少活動的時間。因為融合教育,一些學習遲緩的孩子也會就讀普通學校,和同學讀一樣的書,做一樣的功課,家長應和老師多溝通,讓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以作調適,同心合力幫助孩子。

除學業外,家長可多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提高他的學習興趣,也可開闊眼界。平時多和孩子玩遊戲,例如棋類、兒童大富翁等,讓孩子多動腦筋,學習跟隨步驟、規則等。而且,孩子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也可發掘到他們的興趣和潛能,能在某些範疇上發揮,建立自信,長大後更可自食其力。

Recent Posts

See All
校長的話 - 自省

每天我們都會照鏡子,為的是檢視自己的容貌和衣履是否端莊整潔。其實,除了外貌外,我們有哪些地方都需要自我檢視的? 古人曾參曾說:「吾日三省吾身」。他每天都多次督促自己反省:替別人做事,必須盡心盡力;對朋友必須忠誠守信;老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檢視是否學得好?...

 
 
 
5種培養科學愛好者的方法 (節錄)

超越課堂 根據教育周刊發表的一項分析,四分之三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學校環境以外發現了他們的興趣。因此,尋求以課程為重點的科學探索課外活動。許多小學提供課外學習機會,以深入研究機器人和法醫學等科目。查看當地YMCA,4-H組織或娛樂中心的產品。隨著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意識到編...

 
 
 
學習超越挫折

近日逝世的高錕教授,童年時已對科學著迷,不斷嘗試、不斷實驗;他曾經自製氯氣,製造滅火筒、焰火、煙花和相紙,也試過製造泥炸彈。後來他開始研究無線電,成功地裝嵌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高錕教授早在60年代已經提出「光纖理論」,但當時卻被批評是「癡人說夢」。不過他並未有放...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