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融合教育 - 你可以不喜歡他,但是請你尊重他

  • Enzou Huang (原文刊載於Blog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Jan 8, 2018
  • 4 min read

去接安妮下課,背著校門的方向往十字路口高舉著雙腳,彼此的心情是放鬆的,因為今天是快樂星期五。我們牽著手,一起倒數著四個角落立著的紅綠燈,一個熟悉的臉孔忽然出現在西北方共同的視野處,那個女孩向著我們開心的說「再見」,是安妮班上一位相當特殊的同學,他乘坐在機車前面的空間,像此刻的我與安妮,正享受著與母親之間的愉悅氛圍,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然而,當我漾著笑容向那女孩道別,五根纖細的手指頭卻緊緊的扣著我,安妮視若無睹且不發一語,我問她:「你怎麼不跟他說再見?」

我對安妮的行為有些不能理解,甚至有些納悶,他仍舊是不發一語,只是靜靜的靠著我的身體,等待那由紅轉綠的號誌,閃爍在昏黃的街道。

這天晚上,我沒有停止去探討安妮沉默的原因,甚至,我更想要知道如何幫助我的孩子與特殊兒和平相處。

晚飯後的某個空閒時光,我跟安妮聊天,問她那女孩在學校的情況,從女兒口中,大概了解這個獨特的孩子在情緒控制與社交領域比較需要幫助,安妮這麼形容那個女孩:「他每天都很開心來上學,也都很有禮貌,但是容易生氣,有時候會打人。」

我問:「他有打過你嗎?」

安妮:「沒有打我,是打另一個同學。但是他有拿一條抹布到處揮來揮去,揮到我,老師告訴他不可以這樣。」

因為相處而產生的摩擦,孩子們是有感覺的,我尊重安妮的感覺,試著不對他的行為存著批評的心態,我們不也像孩子一樣,茫茫人海中,會遇到跟自己投緣的朋友,同樣的也會遇到跟自己有著極端差異,怎麼都合不來的人,但卻硬是得天天在一起生活,如果是你,會用什麼方式來面對呢?

聽完安妮的陳述,我告訴他:「你可以不喜歡他,但是請你尊重他!你不喜歡跟他玩沒關係,但是當他跟你打招呼,跟你說再見,請你也要回應他!不然,如果我是他的媽媽,可能會有一點難過。」

會這麼說,是因為那女孩的情況特殊,他的世界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的平凡,他是個罕見疾病的孩子,在他長大的過程中注定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夠有那麼一點點機會跟大部分的孩子站在同一條線上,先天的缺失絕對不會是他們所願,對這些孩子的母親而言尤其如此,他們應該獲得社會的包容與支持,同為父母的我們能做的,便是教育自己的孩子用同理心去接納對方,與他們的相處必須以超越喜歡與不喜歡的關係為目標,給他們我們做得到幫助與基本的尊重。

我慶幸著沒有針對安妮的行為生氣,如次才有機會站在安妮的角度,試著去理解他的心情,然後想辦法引導他對待特殊兒的相處方式。我也替這個女孩慶幸,他遇到的老師具備了某種程度的專業,當他控制不了情緒而出現攻擊行為時,老師教育班上的同學們,提醒女孩「手擺一」(大概就是把想打人的那一隻手擺在頭上方的位置),這類似之前在宏哲的書裡頭,教導家長在面對生氣的孩子時,可利用「揉紙球」的方式讓怒氣找到宣洩的出口那樣吧!

安妮學校的教育方式有「融合教育」的影子,亦即把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跟一班的孩子融合在同一個班級,藉由老師的專業讓彼此了解對方的需要,這樣的理念很好。但實際上也存在著一些風險,譬如說,幼兒園裡的孩子小則3-4歲大則5-6歲,大部分都處於不完全了解自己的成長狀態,他們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去了解這些特殊兒的狀況呢?

站在特殊兒的立場來說,跟一般的孩子一起上學,是利多還是弊多?這些是我們與教育當局要去衡量與討論的問題。

於一個母親的觀察發現,討厭一個人,原來這麼容易,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就知道怎麼做,如果,我們無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正視這個問題,等到他們漸漸長大,霸凌或者失控事件是不是就會擴大嚴重性,頻頻發生在這些社交能力有障礙的孩子們身上呢?

我們的世界是多元的,我們的心也必須是願意包容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是擁有很多朋友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對特殊兒來說,他們父母最大的期望不就是使其盡量往不偏離正軌太多的路走嗎?當他們贏得群體與社會的尊重、包容與諒解,那是一種天大的恩賜呢!

這一夜,我反覆思索,決定隔天把所見跟老師討論,希望她可以用他的專業與智慧來引導班上的孩子,尊重跟他們一起學習、生活的特殊兒。

我的力量或許渺小,但如果同為父母的你也願意正視這個問題,我們的社會便會朝著我們期待的樣子去變形,我相信,台灣的本質會因此而顯現出良善的那一面。

Recent Posts

See All
培養樂觀主義者的6個技巧

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獨生子女 (節錄)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最小的孩子 (節錄)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Folsom的Cassandra Reigel Whetstone承認,當她7歲的女兒Clara在幼兒園時,她更加盡責。 “我每天都會問:'你老師今天給你看了什麼?'但是當歐文(現在4歲)出現的時候,我放鬆了。我不能告訴你他本月在課堂上讀過的一本書。“一旦最...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