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過度教育vs拔苗助長?

  • 馮載欣博士
  • Jul 23, 2018
  • 2 min read

在香港的私人屋苑或甚一些商業樓宇,大家不難見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學習中心。現在有很多人強調早期學習的重要性,孩子未出世,父母已急不及待報名各種Playgroups,一歲就要報讀幼兒園,出名的學校競爭力很大,有些父母更為孩子分別報讀兩間幼稚園的上下午班,課餘還有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把「學習」填滿每天的時間表,可是年幼的孩子會否因為過早學習太多東西而受到壓力?

現今不少媒體,書籍,家長網上群組等,都充斥著對於早期學習的需要的信息和話題,並鼓勵父母從小就盡可能地教育孩子,為孩子安排活動和正規課程。 當中這些內容都強調學習,令人擔心這些現象會否是過了火?畢竟,孩子應該有享受玩耍或發白日夢的時間,透過這些培養創意和學習各種生活技能。

現今不少父母都過於熱心,希望他們的孩子做得好,甚至是做到最好,所以推動他們嘗試任何事情,學習不同的東西。典型的推動力包括將他們送到學習中心,每週的每一天都參加活動和課程,不少孩子一週要學習的項目居然達到十項之多,讓他們一直保持忙碌,父母是希望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皆精。到了長假期如暑假也沒得休息,假期也排滿各種活動和興趣班。

在某些情況下,也存在父母壓力的問題。父母看到並意識到別的家長正在推動他們的孩子「過度學習」,但有時候未必意識到你自己也一樣,自己的孩子也十分忙碌,同樣是「過度學習」。孩子們有機會學習新的活動並獲得新的技能,這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把孩子每日的日程時間表填得滿滿,令他們所有時間都很忙,幾乎沒有時間放鬆和玩耍,是相當過分的,這樣有機會導致孩子反抗這些壓力環境。

要讓年幼的孩子獲得最好的學習,其實是讓他們從玩耍中、生活中學習,而不是用大量正規課程壓倒他們。要學得好,關鍵在於「平衡」。 雖然有時很難獲得平衡,但可通過觀察孩子的潛能和興趣去選擇課程和活動,透過仔細的計劃,為日程時間表作出適當的安排。 早年(Early Age)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時期,但是他們也成長得很快,學習力很強,所以要珍惜時間,孩子不需要上大量正規課程,為他選擇適合的才正式學習,貴精不貴多,別讓孩子過早就討厭上課討厭學習。陪伴孩子一起玩耍,也給孩子空間去自己玩、自己思考,發掘潛能,這是你將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

Recent Posts

See All
幼兒上學去,環境不適應怎麼辦?

開學季來臨,孩子總會哭鬧不要上學,扒著父母的腳不願離開,孩子的不願意,讓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 0~2歲是建立安全感、依附關係的時期,盡量維持同樣的主要照顧者,往後送到團體的校園生活時比較理想。然而,有些家庭較忙,需要提早送孩子上學,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該如何跨出第一步。...

 
 
 
媽媽也不想做那麼多,但孩子就是學不會「主動」

一個媽媽的心聲:「每天都在告訴自己,我今天一定不要再吼小孩,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好好說,孩子好像就是聽不見。不念孩子,好像就不會去做。搞得老公覺得我神經質,每天都在吼吼吼,長輩覺得我就是黑臉,常常跟孩子說”媽媽會罵唷!”」...

 
 
 
陪玩也要有技巧,常見NG教養-2歲後,玩比吃睡更重要

3歲前,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乖乖坐著學 來了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2歲半。媽媽說,最近開始上音樂課及故事課,但都不能乖乖坐著學,但是班上的其他孩子卻都可以。我跟這個孩子蹦蹦跳跳,透過玩遊戲互動,發現孩子的發展挺好的。其實,要求3歲前孩子都乖乖坐著學,可能讓孩子變得不愛玩,壞了...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